中文|English
logo

修院建築

修院主樓

1924年中國第一屆主教會議決定於香港興建華南總修院後,剛恆毅總主教邀請當時於北平輔仁大學任教授的比利時籍本篤會士葛斯尼神父(Dom Adalbert Gresnigt)負責設計與建築事宜。

葛斯尼神父研究認識中國建築藝術後,設計了一個氣勢宏大的四合院式建築,上有台階一直伸向海邊,後來又改變計劃,將整座宏偉的結構,面向繁華的大路,而非孤清的海水。

不過,1930年動工時正逢經濟大蕭條,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最終只有原本計劃中的南樓落成。1960年代末,南樓東端才接上新建成的神哲學院,西端的牆壁則畫上揉合天主教信仰和中國道家思想的壁畫。這幅壁畫在2016年底,更新成現時的「聖神降臨」圖案,反映修院的使命和生活。

1931年修院落成時,南樓留下兩幅空白的牆。

修院落成的首十年內,又增建了南樓西端的廚房及工房。

1960年代末至2016年間的壁畫。

大聖堂

1949年中共執政後,許多國內修生轉至華南總修院,令修院人數增至六七十人,因此需要一間寬敞的新聖堂。聖堂於1956年落成,由白英奇主教祝聖,名為「中華之后小堂」。

為配合修院主建築,聖堂的設計同樣採用了中式風格。甫進聖堂,巨大的中式華蓋莊嚴地提醒進堂者,神聖的基督君王就在祭台正中的聖體櫃內,該收斂心神,虔誠朝拜。

神父和修生每天早上都會在此舉行早課及彌撒聖祭。

聖堂基石。

聖堂中間有一個二十多張木椅圍成的圓圈,為神父、修士平日彌撒所坐。

聖堂兩旁牆頂懸掛了10幅天使的畫像,形態各異,手執樂器,全心全力讚美天主。

小聖堂

小聖堂位於神哲學院的二樓,每天早上神父和修生會在這裏朝拜聖體,在靜謐中默想耶穌基督的偉大愛情;黃昏則誦唱大日課,偕同聖教會為全體天主子民的各種神形需要祈禱。

聖母山

聖母山恭放著露德聖母,對面向她跪著的就是聖伯爾納德,她手中拿著唸珠,全神貫注地向聖母祈禱。

每逢聖母月和玫瑰月,神父、修士們在晚飯後便會齊聚聖母山,恭唸玫瑰經,為教會和社會的需要祈禱。退居修院的楊靖文神父,最喜歡把自己種植的盆栽放在聖母山,奉獻給聖母。

相傳聖母山全由人手搭建而成,石塊為興建神哲學院新廈時掘出,而山洞內裏作裝飾的貝殼,則是修生在山坡下的海灘撿拾而來。

廣東門

華南總修院的修生起初主要來自廣東、福建兩省,到1949年中共執政後,連北方的修生都會到此接受培育。當時修生在晚飯後都會三五成群地散心聊天(這個傳統至今仍然保存),由於拱門時有清風吹來,來自廣東的修生常常聚集在這裡乘涼,拱門遂被命名為「廣東門」。

拱門下曾經有一道鐵閘,直至1970年代初,因為有倒下的危險才被拆除。時至今日,鐵閘原來的位置還留下一條清晰可見的坑痕。